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

“跑馬燈”跑起來

  “八駿如環結陣行,元宵飛渡寂無聲。枚當銜處軍中令,戰欲跑馬燈led招牌時紙上兵。汗馬不嘶秦塞月,嚴裝尤憶亞夫營。華堂此際燒春宴,武備分明賀太平。”這是清代女詞人黃桂所寫的一出歷史戰爭題材的走馬燈表演,雖寂寂無聲,卻讓人感覺躍然紙上,仿佛親臨鏖戰正酣的古戰場。

  “跑馬燈”是沂水縣新民官莊村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劇目,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活動歷史。其反映的是在北宋時期,遼軍大舉南下,先後擺出了十三種陣勢,楊繼業率以八子二女為首的楊家軍力挽狂瀾,在實戰中分別找出這十三種陣勢的破解之法。

  作為非常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字幕機一,“跑馬燈”一般在春節前後演出,由村內富有威望的長輩組織,利用農閑進行排練與表演,深得村民喜愛。但隨著時代的發展,“跑馬燈”卻越來越沒有了市場,再加上“跑馬燈”是人體文化,其存在方式是保留在人的形體上,傳承方式是口傳身授,而當下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外出務工,老藝人找不到傳承弟子,這項民俗文化眼看著瀕臨消亡。

  迎著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東風,去年新民官莊村決心下大力氣把“跑馬燈”隊伍進行重新組合。村兩委研究決定:趁著一些跑過馬燈的老人還健在,重建跑馬燈隊伍,教出一批新人。為此電視牆,村裡加大了對“跑馬燈”的保護和發展,多方籌集資金4萬元,用於對技藝人員的培養教育、專門人員的生活補助、活動設施的更新改造等事宜,並購買了跑馬所用服裝、馬匹、馬燈等道具、設備。經過艱苦努力,該村為演出隊伍配齊了演出服裝和道具,並專門邀請縣文化館的老師進行了指導,“跑馬燈”這一藝術形式在中斷了十多年後又重現在了村民眼前。

  現在該村的“跑馬燈”隊伍共有40多人,分別扮演燈、馬、旗手,同時還有鑼鼓隊在一旁敲鑼打鼓。燈、馬、旗手都是經過一定的訓練,演出時是按照順序依次繞場亮相,在鑼鼓等打擊器樂的配合下,燈馬卒在每個陣勢中有機結合和變換,根據不同的角度變化隊型,從不同的位置依次環環相扣,跑出各種變幻莫測的陣勢,如十字陣、一字長蛇陣、雙龍吐珠陣、梅花陣、天安陣、八字陣、五星陣、七星陣、裡四門外四門陣、八字陣、剪子股陣、破梅花陣等十三門陣,燈馬卒既是交戰對立著的雙方,同時又是和諧統一體,時分時合、時聚時離,變幻無窮。

  同時針對“跑馬燈”現狀,該村還提出了一份關於“跑馬燈”的保護計劃。對所有“跑馬燈”演員進行深層次地普查、記錄、拍攝、收集相關資料,錄制整理了民間藝人的演出過程,鼓勵老藝人帶傳承人的做法,使“跑馬燈”後繼有人,形成“廣告招牌跑馬燈”人才資源庫和演員梯隊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