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

寧海的跑馬燈即指馬燈舞。



  跑馬燈是當地廣為流傳的民間舞蹈之一。根據跑馬燈表演的人數,馬燈舞有 兩盞、四盞、五盞和八盞之分。寧海有名的長街大湖馬燈,屬於八盞馬燈。馬燈道具是用竹篾扎成馬燈架子,外用各色彩紙或彩綢布包蒙成駿馬形狀。分為馬頭和馬 尾兩部分,內裡多燃著一盞燈。燈盞大小,根據表演者的身材而定。根據不同劇情如《楊家將》、《穆桂英大戰洪州》等,扮演各種角色,操持馬鞭,擺兵布陣,以 表現古代軍士威武和機智勇敢的精神。馬燈舞的另一道具是城門,其外形和舞台上的布景城門一樣,高約1。8米,門可容納表演者出入。

  馬燈舞歷史悠久,它由民間游戲“跑竹馬”發展而來。其間還有led招牌一 個傳說:南宋康王趙構曾被金兵追殺,逃到錢塘江邊,無舟可渡。正在萬分危急之時,突然江面上游來一匹白馬,把康王渡過了錢塘江,趙構上岸後,投一破廟寄 宿。醒來後不見白馬,卻見廟前有一匹汗流浹背的泥塑馬。康王認為救其渡江的就是此馬,即封泥馬為神馬,並下令民間百姓祭祀此神馬。祭祀神馬有娛神的內容, 一些聰明的人便將“跑竹馬”這種古老的游戲改造成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表演藝術——馬燈舞。

  據清光緒《寧海縣志•風俗篇》(卷二十三)載:“自宋以降,元宵燔桑柴,謂之燂址界,市廟裡坊,張燈結彩,演劇敬神,至二十乃止。”這裡的演劇敬神也包括了跑馬燈。可以看出,春節至元宵節的跑馬燈不僅是寧海的節令習俗,而且在寧海民俗活動歷史上占顯著地位。

  寧海馬燈舞以長街大湖馬燈為代表。長街大湖馬燈有一套傳統的表演形式和習俗,一般是正月初一出動,在祠堂、廟宇、場院、廣場演出,有的還挨門挨戶去演 唱拜年。扛令旗者為領隊,演唱前要先說些吉利話,唱詞含尊敬長輩之意。馬燈到處,主人家一般都要贈送年糕、大米等食物或用紅紙包賞金。馬燈班中,專有一人 負責收受贈禮並分給跑馬燈者。

  寧海長街大湖馬燈字幕機隊的表演者都是十一二歲的男女兒童。一名男童領舞,稱為電視牆“門槍”,也叫馬頭;4個男馬童,4個女馬童,共9人。男馬童上身著對襟短衫,下身著紅綠燈籠褲,腳蹬彩靴,鞋頭上飾有一紅絨球,頭包彩色頭巾,前額別一個英雄結,以顯威武;女馬童頸上圍著廣告招牌風兜,頭戴飾有紅絨球的小帽子,他們腰束彩帶,系上竹扎紙糊的假馬一只,馬頭馬尾中各置一個燭座,以供夜間舞動時,燈光閃閃。後場伴奏樂隊5-6人,樂器有大小嗩吶各1支,打擊樂器一套。

  表演前,需鑼鼓敲打,嗩吶吹奏“大開門”曲譜。先由飾馬頭者從“城門”裡翻筋鬥出場,表演一番武功,然後舉手作牽馬狀,引出馬隊做正式表演。馬燈表演 者左手拎馬頭,右手握馬鞭,在號角、鑼鼓聲中開始起舞,嗩吶仿馬嘶。跑馬燈者在馬頭的帶領下,一個跟一個出場。他們有時筆直前進,有時蜿蜒曲折;有時交叉 奔馳,有時昂首漫步。表演的隊形有陣、梅花陣、蛇蛻殼、交叉陣、剪刀陣等,步法有踏步、小跑步、後踢步和倒退步等。群馬一字隊形上,跑圓形場地三圈,由馬 頭牽引跑八字隊形,後轉一字橫隊,邊舞邊唱“馬燈調”。所唱內容都是當地有關祝賀新年、吉祥發財的好話。唱完後,馬頭牽引群馬作上山、下山的舞蹈動作,按 一字橫排,繼續演唱《楊家將》、《八大錘》、《解糧》等劇目,最後再以八字隊形加快速度,一齊作趴腿動作,又轉成一字隊形原地散步,馬頭表演翻滾跌躍技 巧,然後牽馬下。

  馬燈在奔跑跳時以鑼鼓聲烘托,舞者步履輕快,腰胯穩健,上身端直,雙肩曲伸,目光炯炯有神,假馬當真馬騎,剛健勇敢,表現出一種振奮樂觀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。

  馬燈舞的伴奏曲調“馬燈調”,是著名民間詞曲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。寧海大湖馬燈舞形成於民國初年,當時由像山石浦傳入長街大湖一帶。因長街地區的民 間藝術歷來以獅子、龍燈為主,當馬燈這一形式介入後,因為它由一群天真活潑的兒童表演,很受當地群眾歡迎。當時大湖馬燈隊每年春節都要出門表演。“三年自 然災害”後,表演停止。1985年寧海開展全縣民間文藝大普查,大湖馬燈被重新挖掘整理,參加當年“民間文藝大會串”。現長街中學設有馬燈舞傳承基地。

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